第三课:力的舞蹈 - 飞机为何能飞?
在前面的课程中,我们学会了如何用坐标系和欧拉角来描述飞机的姿态。现在,我们将进入更核心的问题:是什么让这个数吨重的钢铁巨鸟能够克服重力,翱翔于天际?
答案是力。要理解飞机的动力学,我们首先必须认识作用在它身上的四种基本力。但在那之前,我们需要引入今天的主角——气流坐标系。
1. 新的坐标系:气流系 (Wind Frame) - “空气的视角”
我们已经有了“自我视角”(机体系)和“世界视角”(地心系)。但当飞机在空气中高速穿行时,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——“空气是如何看待飞机的?”
想象一下迎面吹来的风,这个风的方向就是来流 (Airflow) 的方向。气流坐标系就是一个与这个来流方向紧密绑定的参考框架。
Xw
轴: 始终指向来流方向,与飞机的相对速度矢量 V 平行。Yw
轴: 与机体系的 Yb 轴(俯仰轴)保持一致,指向右翼。Zw
轴: 按照右手定则构成,大致指向下方。
为什么气流系如此重要? 因为飞机之所以能飞,关键在于它与空气的互动。两个最重要的气动力——升力 (Lift) 和阻力 (Drag)——它们的定义和方向,完全取决于来流的方向,因此它们天然地“生活”在气流系中。
2. 四大力详解与交互实验
现在,让我们集齐所有拼图,来认识维持飞行的四大力。
- 升力 (Lift,
): 方向垂直于气流系 Xw
轴(来流方向),是克服重力的主要力量。 - 阻力 (Drag,
): 方向与气流系 Xw
轴共线反向,是空气对飞机的阻碍力。 - 推力 (Thrust,
): 方向通常沿着机体系 Xb
轴(机头方向)。 - 重力 (Gravity,
): 方向永远指向地心(地心系 Zd
轴方s向)。
在下面的实验室中,我们将亲手验证这些定义:
- 任务: 请同时勾选所有三个坐标系(机体、东北地、气流)和所有四个力。
- 观察1: 改变飞机的俯仰角 (
)。注意看,只有机体系(和黄色的推力箭头)跟着动。重力箭头和地心系保持不动。 - 观察2: 现在,改变攻角 (
)。看到了吗?只有橙色的气流系(以及绿色的升力和红色的阻力箭头)相对于飞机发生了旋转!这完美地证明了升力和阻力是与气流方向绑定的。
3. 力的内在关联:攻角与气动力
当你拖动攻角滑块时,你是否注意到升力(绿色箭头)和阻力(红色箭头)的大小也在实时变化?这并非巧合,而是飞行动力学中最核心的关系之一。
升力与攻角的关系: 在一定范围内,增大攻角 (
),升力系数 ( ) 也会随之增大。你可以看到,随着你增加攻角,绿色箭头会明显变长。这就是飞机通过“抬头”迎风来产生更多升力的基本原理。但请注意,攻角并非越大越好,超过某个临界点后,升力会急剧下降,导致失速 (Stall)。 阻力与升力的关系: 阻力的一部分,我们称之为诱导阻力 (Induced Drag),它恰恰是产生升力的副产品。因此,升力越大,诱导阻力也越大。在我们的模型中,你可以观察到,当升力箭头变长时,阻力箭头也会相应地变长。这揭示了飞行的代价:想要获得克服重力的升力,就必须付出克服额外阻力的推力。
我们的交互模型通过简化的公式,直观地反映了这些基本关系。在后续的课程中,我们将会单独深入讲解气动参数,如动压 (
)、参考面积 ( )、升力系数 ( ) 和阻力系数 ( ),并揭示它们是如何被用来精确计算气动力的。
总结与思考
在第三课中,我们认识了维持飞行的四大力,并理解了它们各自的“参考坐标系”。
力 | 符号 | 参考坐标系 | 方向特性 |
---|---|---|---|
升力 | 气流系 (Wind) | 垂直于来流速度 | |
阻力 | 气流系 (Wind) | 与来流速度相反 | |
推力 | 机体系 (Body) | 沿飞机纵轴向前 | |
重力 | 地心系 (NED) | 永远指向地心 |
我们还初步探索了攻角是控制气动力的关键,以及升力与阻力之间相伴相生的关系。
在飞机进行转弯时,飞行员会控制飞机产生一个滚转角 (
)。你认为此时“升力”的方向还是垂直向上的吗?如果不是,是哪个分力在帮助飞机抵抗重力,哪个分力又提供了转弯所需的向心力?
带着这个疑问,我们将在后续课程中,深入探讨更复杂的机动飞行动力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