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第 1 课:代码的“诞生” - 从记事本到第一个脚本

欢迎来到第一关!在前言中,我们留下了一个核心问题:

从 AI 那里复制的一大段代码,它现在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剪贴板里,我们该拿它怎么办?

这一课,我们将亲手为这段“漂泊的灵魂”(代码文本)赋予一个“身体”(.py 文件),并找到那个能让它“活过来”的舞台(命令行)。

0. 准备工作:让文件“坦诚相见”

在开始之前,我们需要对你的电脑做一个小小的设置,这将为你未来的编程之路扫清一个巨大的障碍。默认情况下,很多操作系统会隐藏文件的后缀名(比如 .txt, .docx, .jpg)。这对日常使用很方便,但对编程来说却是“灾难”。

我们需要让所有文件的后缀名都显示出来。


👨‍💻 对于 Windows 用户 (以 Win10/Win11 为例)

  1. 随便打开一个文件夹,比如“此电脑”。
  2. 点击窗口顶部的 “查看(View)” 选项卡。
  3. 在展开的菜单中,应该可以看到显示下面可以找到 “文件扩展名(File name extensions)”,然后勾选这个复选框。
  4. 完成了!从此以后,你就能看到所有文件的完整名称了(例如 笔记.txt 而不是 笔记)。

🍏 对于 macOS 用户

  1. 点击屏幕左上角的苹果菜单旁边的 “访达(Finder)”
  2.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 “偏好设置(Preferences...)”
  3. 在弹出的窗口中,点击顶部的 “高级(Advanced)” 选项卡。
  4. 找到并勾选 “显示所有文件扩展名(Show all filename extensions)”
  5. 关闭窗口即可。

这项一次性的设置至关重要。它能确保我们接下来创建的文件,其后缀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.py,而不是系统偷偷加上的 .txt


1. “厨房纸”的选择:为何不能用 Word?

你可能会下意识地想:“我先把这段文本存起来”,然后打开了你最熟悉的 Word 或 Pages。

请立刻停下!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岔路口。

代码是写给机器看的,而不是人。机器非常“挑剔”,它只能理解最纯粹、不带任何附加信息的文本,我们称之为 “纯文本 (Plain Text)”

  • Word, Pages 等 (富文本):当你加粗一个词、改变一下字体、调整一下行距时,这些软件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,偷偷加入大量格式信息。这对人眼很友好,但对机器来说,这些都是无法理解的“噪音”。
  • 记事本, TextEdit 等 (纯文本):它们只记录字符本身,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格式。这正是代码所需要的“纯净环境”。

因此我们的代码,必须以纯文本格式保存。

目前我们会用记事本来保存代码来保证纯文本格式,但教程最后会使用VSCode,保存的时候本身就是纯文本,不用担心这些问题。

2. 动手!创建你的第一个脚本文件

现在,让我们来创建这个文件。请根据你的操作系统,选择对应的指南。

Windows Mac


👨‍💻 对于 Windows 用户

  1. 在桌面上创建一个新文件夹,并命名为 my-project。我们之后所有的操作都在这个文件夹里进行。
  2. 打开 “记事本 (Notepad)”。你可以在开始菜单里搜索找到它。
  3. 将你从 AI 那里复制的 Python 代码,粘贴到这个空白的记事本窗口中。
  4. 点击左上角的 “文件(File)” -> “另存为(Save As...)”
  5. 在弹出的窗口中,导航到你刚刚创建的 my-project 文件夹。
  6. 最关键的一步!
    • “文件名(File name)” 输入框里,输入 run_ai.py
    • 在下方的 “保存类型(Save as type)” 下拉菜单中,必须选择 “所有文件 (.)”
    • (如果你不这样做,系统可能会偷偷把你的文件存成 run_ai.py.txt,这是一个常见的陷阱!)
  7. 点击 “保存”

恭喜!你现在有了一个真正的 Python 脚本文件。它的 .py 后缀,就像一个身份标识,告诉电脑:“我是一段 Python 代码!”


🍏 对于 macOS 用户

  1. 在桌面上创建一个新文件夹,并命名为 my-project
  2. 打开 “文本编辑 (TextEdit)”
  3. 最关键的一步! 点击屏幕左上角菜单栏的 “格式(Format)” -> “制作纯文本(Make Plain Text)”。这是为了确保我们保存的是纯净的代码。
  4. 将你从 AI 那里复制的 Python 代码,粘贴到窗口中。
  5. 点击菜单栏的 “文件(File)” -> “存储(Save)”
  6. 在弹出的窗口中,导航到 my-project 文件夹。在 “存储为(Save As)” 输入框里,输入 run_ai.py
  7. 取消勾选 “如果未提供扩展名,则使用 .txt” 这个选项(如果有的话)。
  8. 点击 “存储”

太棒了!你已经成功为你的代码赋予了“身体”。


3. “一闪而过”之谜:为何双击没用?

现在,你可能会尝试双击这个 run_ai.py 文件。然后,你可能会看到一个黑色的窗口一闪而过,然后...什么都没发生。

别灰心,这其实是一个好迹象

这说明电脑确实尝试去运行它了。它打开一个临时窗口,执行代码里的指令(比如进行一些计算),执行完毕后,它的任务完成了,于是就立刻关闭了窗口。整个过程可能不到 0.1 秒。

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不会自动关闭的、持久的“舞台”,让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代码运行的过程和结果(甚至是报错信息)。这个舞台,就是命令行

4. 命令行:你的“魔法”控制台

命令行(在 Windows 中通常是 PowerShell,在 macOS 中是 Terminal)不是什么可怕的黑客工具。它只是一个能让你通过输入文字命令,来直接指挥电脑的强大窗口。

  1. 打开它
    • Windows: 在开始菜单搜索PowerShell或者cmd并打开。(可以用win+R调出运行,然后输入PowerShell或者cmd运行)
    • macOS: 在“应用程序” -> “实用工具”里找到“终端 (Terminal)”并打开。
  2. 进入我们的项目文件夹: 命令行打开后,默认不在我们的项目文件夹里。我们需要用 cd (Change Directory, 切换目录) 命令进去。
    bash
    # 首先,进入桌面。输入 cd Desktop 然后按回车
    cd Desktop
    
    # 然后,进入我们的项目文件夹。输入 cd my-project 然后按回车
    cd my-project
    提示:你可以输入 cd my 然后按 Tab 键,系统会自动帮你补全文件夹名称!

现在,命令行的提示符前面应该显示你正处于 my-project 文件夹内。我们已经来到了正确的“舞台”。

5. 第一次尝试,与必然的失败

万事俱备,是时候念出“咒语”了。在命令行里,输入以下命令,然后按下回车:

bash
python run_ai.py

99% 的可能性,你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报错:

Windows:python : 无法将“python”项识别为 cmdlet、函数、脚本文件或可运行程序的名称。

macOS:command not found: python

请不要沮丧!看到这个报错,意味着你已经成功地走完了第一课的所有流程!

这个报错信息非常宝贵。它在告诉我们:“你让我用 python 这个指令去运行一个文件,但我翻遍了我的‘指令手册’,根本不知道 python 是什么意思。”

恭喜你! 你已经成功创建了你的第一个 Python 脚本,并学会了如何“请求”电脑运行它。只不过,电脑现在还听不懂 python 这个“外语”。

在下一课中,我们将亲自为电脑安装“Python 翻译官”,让它能听懂我们的指令,并真正开始执行代码。